这个世界上最缺的就是人才,但放眼华语乐坛,能产出的优质歌手却少之又少。
罗大佑用歌曲分析社会,李宗盛用歌曲表达世界。
但谁能担得起“老大哥”的位置,我们往下看。
第九名、 周杰伦

代表作品:《晴天》《稻香》《告白》《七里香》
周杰伦一直是一个被低估的存在,一首《龙拳》就能打造出一种文化现象。
明明示弱更容易获得同情和理解,但他只想用作品征服你。
当华语乐坛低迷时,周杰伦咬牙前行,只为那一句话:
“别让韩流越来越嚣张,华流才是最好的。”
但在我看来,他最大的优点并不是悠扬的旋律,而是他在华人世界中独特的节奏感。
第八名、伍佰

代表作品:《挪威的森林》《突然的自我》《爱情的尽头》
伍佰有一张难以形容的脸,也有难以形容的声音。
不过,正是两个特点让他在娱乐圈大红大紫。
人们常称伍佰为“现场之王”,因为他的每次表演都有上万人,而且每次表演都充满高潮。
不用他问,只要给他一把吉他,观众就可以从头唱到尾。
即使你不是伍佰的粉丝,也很容易被舞台上的力量和激情所感染。
如果非要对伍佰的音乐生涯做一个总结的话,那么下面这句话再合适不过了:
我不知道别人会选择什么样的路,但对我来说,不吉他,毋宁死。
当然,表现出色的不止伍佰一人,就连他带领的乐队也受到了称赞。
当其他乐队都面临解散和更替时,只有China Blue还在坚守。
成立多年没有解散,就连成员也没有更换过。
虽然他们的歌曲质朴、乐观,但不可否认的是,他们首先开启了TW摇滚乐队的时代。
第七名、谭咏麟

代表作品:《讲不出再见》《水中花》《一生中最爱》
谭咏麟,一个特立独行的歌王。
他天生属于舞台,天生适合麦克风。 他不需要技巧,也不需要刻意通过演唱将情感融入到歌曲中。
只要他站在舞台上,他就是王。
我经常看到一些说法,说:谭咏麟在内地的影响力还不如四大天王。
这是事实,但不可否认的是,谭咏麟是第一位在内地产生现象级影响力的香港歌手。
两次荣获“金针奖”;
将香港乐坛推向前所未有的巅峰;
带动了香港本土创作活跃期的到来;
在急流顶峰时勇退,推动了四大天王时代的到来。
谭咏麟,被誉为连华语乐坛都无法回避的里程碑式人物的歌手。
第六名、刘欢

代表作品:《千万次地问》《少年壮志不言愁》《从头再来》
刘欢,一个站在顶端的男人。
国家举办的三大盛事他唱了两场,央视四大名著他也唱了两个。
无论什么时候,只要提到他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:
大河向东流啊,天上的星星参北斗。
有人说他被无数人所熟知。
不过,我觉得刘欢的牛就是他难得的知古知今。
他就像创立武当派的张三丰一样。 他并没有那么强大,因为他一天杀了多少人。
就是不管你练的是九阴真经还是降龙十八掌,哪怕是你最擅长的武学,他都能给你指点。
无论是东方古典还是西方古典,只要是与音乐有关的,刘欢都能解开一切谜题。
中国歌手很多,但能通过音乐思考到大学演讲的人却很少。
而刘欢就是其中之一。
第五名、林子祥

代表作品:《男儿当自强》《长路漫漫伴你闯》
林子祥,又名“歌隐”,在那个疯狂的年代实在是太低调了。
他不参加聚会,也不参加综艺节目,除了推出新作品,基本上是隐形的。
结果,人们只认识林子祥,却并不真正了解他。
而这也导致了对他实力的低估。
也许你还记得1985年的香港十大金曲奖?
林子祥在颁奖典礼上一口气演唱了一首九分钟的歌曲《十分十二寸》。
连蹦带跳的高音冲天,即使被观众推来推去,也没有呼吸声。
后来他和陈奕迅同台,依然演唱了《十分十二寸》。 歌曲唱到一半,陈奕迅就唱不下去了,开始划船。
再看林子祥,五十四岁了,脸色依然没有变化。
人们不禁直呼:你大哥终究是你大哥。
第四名、黄家驹

代表作品:《海阔天空》、《光辉岁月》、《不再犹豫》
一个出身贫寒的孩子,没有接受过教育,如何能成为音乐大师,创作出无数动听的歌曲呢?
很多人都想破脑袋,肯定觉得不可能。
但那个人却诞生了,他就是黄家驹。
21岁组建乐队,从24岁到31岁连续创作了《真的爱你》《再见理想》等十首热门歌曲。
从17岁迷上音乐到他只用了14年,就永远活在了观众心中。
试问,如此传奇的人物,还有谁?
只是可惜上天嫉妒英才,他只活了31岁。
第三名、李宗盛

代表作品:《爱的代价》《当爱已成往事》《凡人歌》
如果说罗大佑的歌曲是分析社会的手术刀,那么李宗盛就是一双能看透世界的眼睛。
小时候,我们对李宗盛一无所知。 我们只觉得他的声音好听,但歌词却很负面。
然而,当你长大了,经历了亲人的去世,朋友的背叛,你就会明白:
走吧,走吧,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。
他的歌词不需要花哨,只用一些最简单、最直白的词语,就能直达内心最深处。
与周杰伦不同,他不能用某种标准来定义自己的级别地位。
但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,你就会明白李宗盛到底有多强。
第二名、罗大佑

代表作品:《童年》、《恋曲1990》、《之乎者也》
周杰伦曾这样评价他:很少有歌曲能持续超过三年,但罗大佑的歌曲可以。
这是事实。
他生来就是男鸭声,唱歌也不是很好听,但因为热爱,他毅然放弃医学,追求艺术。
只是,出走容易成名难。
当时他带着自己的作品去了很多地方,但仍然没有人看好他。
直到进入一家叫滚石的唱片公司,罗大佑才开始了他辉煌的人生。
1984年,推出摇滚专辑《之乎者也》,才将其从幕后带到了台前。
那一刻,他想到了失败和批评。
但出乎意料的是,这张专辑出乎意料地受欢迎。
在校园情歌、民谣盛行的时代,人们第一次知道原来歌曲可以这样表达。
在一战中成神后,33岁的他决定致力于音乐发展。
词曲创作才华爆发,八年发行七张专辑。 40岁之前,他写出了迄今为止传唱次数最多的歌曲。
后来,只要听到熟悉的旋律,你就不必认为这一定是罗大佑的代表作。
文坛有鲁迅,乐坛有罗大佑,古人诚不欺我。
第一名、张学友

代表作品:《吻别》《一千个伤心的理由》《饿狼传说》
网上上有一个经久不衰的问题:张学友是否被高估了?
在我看来,恰恰相反。
拥有华语乐坛第一唱片的他,几乎垄断了20世纪90年代国语、粤语乐坛的唱片销量。
这是中国唱片第一次在世界上有名字,也是30多年来唯一一位能够一次又一次打破巡演纪录的歌手。
毫不夸张地说,乐坛最有实力的歌手都是他的粉丝。
尽管他已经达到了乐坛的顶峰,但他从未停止过对音乐的探索。
创造新的音乐风格,尝试新的演唱方法,练习不同声部的发声,才能保证自己状态不好的时候还能唱歌。
而这也是为什么直到现在,他仍然能够保持233场演唱会不落下风,连续三个小时保持高水平的表现。
别说是快60岁的人了,就问华语乐坛那些年轻有实力的歌手,谁能做到?
结语
十几年前的华语乐坛是诸神之战,现在的华语乐坛是百鬼夜行。
如果没有这九大大神的支持,那么华语乐坛终有一天会走向衰落。
本文来自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参考!不代表趣典故立场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/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@qq.com进行反馈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