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生产方式不同
1、中成药: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,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,为了预防及治疗疾病的需要,按规定的处方和制剂工艺将其加工制成一定剂型的中药制品。
2、中药: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、炮制、制剂,说明作用机理,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。
3、西药: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。
二、特点不同
1、中成药:中成药的命名方式基本沿袭了传统方剂的命名法,即每种中药材,中药饮片及中药提取物职称的中成药命名,都由体现方药特征与表示剂型的两部分组成。
2、中药: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,故有“诸药以草为本”的说法。
3、西药:看其说明书则有化学名、结构式,剂量上比中药精确,通常以毫克计。
三、形式不同
1、中成药:多以丸药、粉末、颗粒、口服液等形式。
2、中药:多以动植物形式进行煎煮。
3、西药:多以胶囊、丸药等形成。
参考资料来源:
百度百科-中成药
百度百科-中药
百度百科-西药
桑叶和桑木有什么用途
1、桑叶
桑叶初霜后采收,除去杂质,晒干而得,是一种发散风热药,既可内服,也可外敷。其性寒,味甘、苦,有疏散风热、清肺润燥、清肝明目的功效,可治疗风热感冒,肺热燥咳,头晕头痛,目赤昏花的病症。
桑叶中的芸香苷、槲皮素、槲皮苷能增加离体及在位蛙心的收缩力与输出量,并减少心率。芸香苷使蟾蜍下肢及兔耳血管收缩,槲皮素可扩张冠状血管,改善心肌循环。
γ-氨基丁酸、芸香苷、槲皮素有降血压的作用。γ-氨基丁酸是神经传达物质,能促进脑组织的新陈代谢和恢复脑细胞功能,同时,能改善脑部血液流动,增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Ⅰ的活性,促使血压下降。
2、桑木
木材可制器具,枝条可编箩筐,桑皮可作造纸原料,桑椹可供食用、酿酒,叶、果和根皮可入药。
扩展资料:
生长习性:
喜温暖湿润气候,稍耐荫。气温12℃以上开始萌芽,生长适宜温度25-30℃,超过40℃则受到抑制,降到12℃以下则停 止生长。耐旱,不耐涝,耐瘠薄。对土壤的适应性强。
产地:
该种原产中国中部和北部,现由东北至西南各省区,西北直至新疆均有栽培。朝鲜、 日本、蒙古、中亚各国、俄罗斯、欧洲等地以及印度、越南亦均有栽培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桑叶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桑树
本文来自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参考!不代表趣典故立场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/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@qq.com进行反馈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