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可否认的,很多网络热词极具幽默,折射出人们普遍认同的生活感知,可以算作一种有代表性的民意表达。从2008年的“不抛弃不放弃”,到2016年的“洪荒之力”,人们在互联网上传递真善美;从淘宝体“亲”的频繁使用到“萌萌哒”“宝宝”等卖萌表情风行一时,从某种意义上讲,也是营造新型社会和谐温暖人际关系社的尝试;从“打酱油”到“吃瓜群众”,看似是人们在复杂社会现象面前“明哲保身”,其实也传递人们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无奈。这样的热词,无疑是值得我们去细细研究品位的。
然而,也有些网络热词反映出某些人的信仰缺失,传递出一种不良的价值观。便以“小鲜肉”、“颜值”等词为例,为什么很多人都对这些词极为反感?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靠“颜值”吃饭的“小鲜肉”的盛行,破坏了市场规则,降低了作品质量,引导了某种偏颇的影视消费潮流。当才华横溢、引人深思的影视佳作,被只靠“颜值”满满的“小鲜肉”主角打压的溃不成军的时候,这个社会的价值导向,该堕落到什么样的层面?
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看法写作文 或给我点资料
好的网络流行语是幽默的 时尚的 简短却能表达一定的意义。例如 冯小刚的电影里的最新词,等等
因为一些网络流行语的低俗 炒作 等等 对小孩的教育 起到反面作用,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,像艳照门 之类的词汇。
本文来自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参考!不代表趣典故立场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/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@qq.com进行反馈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