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扣柴扉宿鸟鸣,古庭深院锁红英。春风不晓人间意,探问桃花流水情。
春深暮角问婵娟,客里风华待一年。细雨浓云浑不觉,天窗柳色换新烟。
半坡云海鸟啼惊,客使他乡草舍宁。隐隐柴门深处闭,回眸不问落花情。
天际云山南与北,水湄悬梦湿芳菲。偏将清泪凝梅骨,不问春风剪蝶衣。
青云石径午生幽,不见经年君客游。风试飞花堪落处,无常看尽几春秋。
句曲山是句容哪一座道教名山的古称
句曲山是道教名山茅山的名称。茅山,原名地肺山,也称句曲山,位於中国江苏省句容县,是道教名山之一,风景幽美,气候宜人。茅山圣地是历代大师修炼之地,仙圣辈出之乡。
早在公元153年,陕西咸阳南关,有位饱学之仕的才子茅盈,喜采药炼丹,修身养性,後赴江苏省的句曲山华阳洞修炼。跟著茅固及茅衷也到此悟道修持。三茅君不辞劳苦,不畏风雨酷暑,霜雪严寒,居茅屋,卧茅床,食茅根,不分昼夜,采药炼丹,为民治病,且不取分文。三茅君羽化後,民众感恩,树匾额“有求必应”,并更改句曲山为“茅山”,作为千古不朽的追念。
三茅君修道成仙,乘白鹤飞去。之後茅山则广传“上清经”,以魏夫人及杨羲为开派祖师,传习“上清大洞真经”及“黄庭经”。此派的奠基 光大者,为南朝齐梁著名道士陶夕景。其学识渊博,著述甚多,为梁武 帝之谘询顾问,世称“山中宰相”。陶夕景在茅山隐居修道四十余年, 使茅山成为上清派的中心,又称茅山宗。
茅山上清派是道教重要流派。宋元时期,茅山与龙虎山,阁皂山合称江南道教“三山符录”,由正一教主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总领三山符录。
茅山宫观,顶盛时期达257处,屋宇五千多间。茅山最早的宫观为“崇禧万寿宫”,元符万宁宫,简称“印宫”,山上有三天门,九层台。九霄万福宫,现宫内创茅山道院,其茅山道长为七十五代传人朱易经。今日的茅山,香容不绝,游客如云,对三茅君的尊崇,盛况如旧。
本文来自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参考!不代表趣典故立场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/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@qq.com进行反馈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