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鱀豚,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它,兴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?

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淡水豚类,依据化石记录,早在2000多万年前,就已经存在,素有水中活化石及水中大熊猫的称呼,其实,它要远比大熊猫珍贵得多,之所以这样讲,是因为大熊猫的数量在人为的帮助下,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,并在前段时间从一级保护变为了二级保护动物,而白鱀豚却已经永久的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。
白鱀豚
白鱀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,第一个被认定灭绝的动物,对于它的灭绝,可能很多人并不知晓,但是,我想很多人应该记得这样一个名字,淇淇,是不是觉得很熟悉?
白鱀豚-淇淇
它是第一条经过人类保护饲养存活时间最长的白鱀豚,在科研人员的特殊保护下,存活了22年185天,不过,它却也早在2002年7月,永远的离开了我们。
白鱀豚在历史上有很多个第一,世界已灭绝可爱动物中的第一名,淡水生物中智商最高的,在民间对它有一个较为神圣的名称-“长江女神”,白鱀豚的大脑占总体重的百分之0.5,很多专家认为它的智商类人猿还高,可就是这样一个善良且智商超高的生物,为什么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,第一个功能性灭绝的物种呢?
白鱀豚灭绝的原因
白鱀豚的灭绝可以说是所有国人的痛,可却也是所有国人导致了这一悲剧的发生,下面我们来看下,导致白鱀豚灭绝的几大凶手。

长江的截流建坝
在诸多原因中,横跨长江中的电站大坝,是导致它灭绝的元凶之一,虽然,大坝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件收益颇丰的益事,通过上下落差的水流,能够代替传统的火力发电,节省烧炭带来的空气污染。

可是,这种拦河大坝,却也让白鱀豚的生存水域急剧减少,导致它们无法在江湖间来回巡游,导致本就数量不多的它们,被分割了起来,无法进行交配繁衍。
水环境的急剧恶化
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,为了能够快速地提高生活水平,长江流域集中了我国绝大多数工厂,那段时间,没人会注意工厂废水乱排,会导致水体发生变化,也没人会意识到,此种水体变化会对长江水域中的动植物带来多坏的影响。

如此,大量的污水来到了本应适合白鱀豚繁衍生息的长江,变得破烂不堪,对于水体要求特别严格的白鱀豚,在这种被污染的水体环境下,身体机能退化、生病、生育率变低,甚至,直接死亡。
发达的船运活动
白鱀豚是一种依靠声呐捕食生存的动物,发达的船运活动导致它们的声呐失效,尤其是,白鱀豚生存的长江中下游,更是船运的发达区域,马不停蹄的船运活动,导致了这些本就受到环境恶劣变化摧残 的白鱀豚,雪上加霜,更难以适应此种变化,甚至,因为视力较差的缘故,将轮船的声呐信号当成同类,被货轮的螺旋桨绞伤致死。
过渡的捕捞作业
长江的水资源极其丰富,随着人类对于江鲜的追求,日益增多的网、电、毒、炸的捕捞作业增多,个体较大的白鱀豚,经常性的被渔民误伤致死。

甚至,多次发现白鱀豚的事件,都是渔民在捕捞时,误捕才找到的。当然,这些捕捞导致的结果,大多就是直接的死亡,人工的拯救已经迟了,只有淇淇这一条,经历过渔民伤害后,得以复原并生存下来的,其他的所有被捕鱼伤害的白鱀豚,均未能逃过一死。
写在最后
白鱀豚虽然是一种智商超群的动物,但是,它的成熟期长、繁育量小却也让它无法逃过人类的影响,最终走向灭亡。

长江的十年禁渔,是一件对于长江生态保护的好事,尤其是对于那些极其濒危的水生动物,如江豚、中华鲟、达氏鲟等等,不过,禁止捕鱼只是影响它们繁衍生息的一部分,水域环境的保护同样需要得到加强。
最后呼吁,保护环境人人有责,钓鱼人作钓完毕,一定要将自己的垃圾带走,虽然,一个人的垃圾对于环境影响甚微,但是,每个人都不知道保护,垃圾必将遍地都是,尤其是,我们这些爱钓鱼的钓鱼人,更是要从自己抓起,为更好的钓鱼,带走自己身边的垃圾。
本文来自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参考!不代表趣典故立场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/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@qq.com进行反馈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